自2017年2月份以来,银监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银行理财市场的监管风暴已经到来了,理财不兑付不是玩笑,银行控风险要来真的,听普信资产张涛怎么解读。 近期,银监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传达金融监管的精神,坚决按照“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总体要求,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按照落实责任、突出重点、排查风险、稳妥有序、强化问责、标本兼治的要求,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银监会要求各银行,规范理财和代销业务,规范销售行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严格落实“双录”要求,做到“买者自负”,切实打破“刚性兑付”,普信资产张涛说,银行理财不兑付有可能在近两年出现。 “买者自负”本来是购买金融产品的基本原则。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自身信誉,大部分大型金融机构,都事实上在执行“刚性兑付”,拒绝“不兑付”现象发生。 国内商业银行业务一般分为表内和表外。表内就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业务,表外主要包括担保承兑业务、代理投融资业务、中介服务业务等。理财业务既可以表内又可以表外,实际上表外业务占到70%。其负债端吸收的资金是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代理投融资通道的主要资金来源,这也是俗称的通道业务或者委外投资。理财规模目前达到30万亿元规模,其中约5万亿元投向非标,12万亿元进了债券市场。普信资产张涛说,大量上市公司也纷纷购买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是个人和机构都认可的比较安全的投资渠道。 普信资产张涛指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就在于它的刚性兑付,刚性兑付从理财诞生起就一直存在,之前没有“不兑付”现象发生。判断理财是表内还是表外,表面的依据是理财产品是否保本。但非保本产品到期违约后,银行一旦刚性兑付,其实质就被视为保本理财。 本文摘自普信资产张涛个人网络文章,普信资产总部在北京,普信资产致力于为高成长性人群、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综合性咨询服务。 原标题:普信资产:银行理财不兑付可能会在近两年发生。 |
(责任编辑:114136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