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焦点新闻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经济新闻 >

中海软银高管接受《新理财》专访 畅言私募行业趋势

时间: 2016-07-15 17:22 作者:sydx 来源:未知 点击:
    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在此过程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融资渠道,将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的升级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作为私募企业CFO,又将在投资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就这些令人关注的问题,由国家财政部主办,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财经杂志-《新理财》对中海软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海软银”)副总裁兼CFO白睿及投资总监罗会卿进行了专访。 

    



    中海软银副总裁兼CFO 白睿

    《新理财》:有人说“监管是必要的,但过严的监管有时对行业也是一种伤害”。对此您怎么看?

    白睿: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私募行业兴起,早期的私募公司一窝蜂进入矿产、房地产等重资产的传统行业,并且采用的多是债权、夹层,少量股权的投资模式,在2013年前投资退出的项目,基本能保证收益,后期退出的基本连本金都无法收回,导致一批投资人血本无归,一批私募从业者跑路,直接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监管是大趋势,是对行业的规范,对投资人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合法经营的私募公司的保护。

    我认为,监管的严和松,要有针对性的尺度,对一些老PE公司,对原业务范围以夹层为主的公司,需要合理时间结束原来的项目,并从夹层投资转变成纯股权投资,对此,建议监管层充分考虑这一现实因素。对刚成立或刚开展业务的PE公司,则必须严格遵照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样,一段时间后,PE 市场被净化,留下来的公司投、募两端团队素质提升,同时资金配比均衡。优质的项目能满足更多的合格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同时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回报。

    《新理财》:作为一家优秀的私募机构,中海软银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儿?

    白睿:作为一家成长中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中海软银正在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募、投两端均衡发展:中海软银业务链条完整,已打造出专业素质很高的投、融团队,已经同时具备较强的募资能力和获取优质投资标的的能力。

    其次:专注投资细分行业:中海软银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行业研究,发现特定细分行业投资价值,并以研究成果指导公司投资方向,逐步形成了在互联网创新、大健康、新能源、影视的自主投资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风投资。

    再次:中海软银立足长远规范发展,一直致力于培育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流程,风控意识深入全员。对于资金募集,严格遵循特定对象确定等合格投资者认定程序,坚决规范自身的募集行为;对项目投资,经过初选、论证、立项、尽调、投决会流程,最终才形成交易结构和投资决策。

    目前,公司也正在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引导产业基金的合作,希望通过资本的力量在国有企业改制、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做出我们的贡献。

    《新理财》:在您看来,作为私募股权机构的CFO,其本身在承担自身财务管理本质的同时,还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这需要CFO自身具备怎样的特质?

    白睿:作为PE公司的CFO,很显然要承担一些基础财务工作,如要做好公司的财务预算、核算、资金管理及规范报表结构等工作,同时按时上报基金业协会各类报表数据,并为业务端做好数据整理及资金调拨的支持工作。

    除此之外,一名优秀的CFO 还应有一种角色:参与投资项目决策、公司战略决策。所有决策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CFO的大脑应该是台快速运行的电脑,数据随时可供调出。无论是公司自身运营的财务数据,投资企业的投前、投中、投后管理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需随时反馈。

    数据资源并不是简单形成的,投资行业的CFO因工作关系会接触到各种行业的企业,各行业核心财务指标会在投前及投后管理中不断积累,比如说行业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各行业在不同阶段的估值等。

    这种数据提供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需要CFO 具备一些特质,比如宏观把控意识和行业敏感度。前者要站在价值管理的高度,后者是说CFO要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所投资行业的业务链条和发掘目标公司投资价值。

    《新理财》: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向价值创造者转型正成为一个主流演变方向。对此,您有着怎样的理解?作为PE公司CFO 可通过哪些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

    白睿:对于PE公司来说,CFO为企业创造价值,首先体现在资金效益最大化上,这需要CFO要做好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深度参与目标公司的财务尽职调查,发现、识别价值和风险,参与设计投资交易结构,控制、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

    财务负责人为企业创造价值,还体现在主动成本管理上。首先,积极参与基金方案设计和募集工作管理,降低募集环节的成本费用;参与设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机制,既降低直接薪酬成本,也将投资经理绩效与投资成功率挂钩。其次,参与到投后管理中,组织公司财务人员和被投资企业财务人员不断学习相关行业的政策法规,并予以充分利用,在税收、国家补助等方面争取更多节流并提升利润的空间。最后,一位优秀的CFO,要协助企业完成产业链的布局,帮助企业在投、融资方面取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中海软银投资总监 罗会卿

    《新理财》: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及“互联网+”产业升级,战略新兴行业备受资本关注,您觉得在目前中国经济产业升级的过程下,私募基金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罗会卿:就中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来说,私募股权基金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首先,私募股权投资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规范治理,使得技术创新向生产力转化更为高效直接;其次,在私募股权投资推动下,企业兼并重组将变得更加活跃,可以加快相关行业的整合,快速做大做强相关产业,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再次,私募股权基金对产业发展前沿技术更为关注,追求高风险高回报,可以更好的引领企业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性的前沿技术。

    近年来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爆发性增长,背后印证了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对资金的渴望,私募股权基金正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中流砥柱。

    《新理财》:在此过程中,私募股权基金需要格外注意哪些内容?

    罗会卿:在发展过程中,私募股权基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层要给予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提供更多的便利政策,鼓励更多的合格投资人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要做到依法合规进行募资,拓展募资渠道。

    第二,私募股权投资是专业化要求很高的行业,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往往是技术、管理、财务和法务等复合型高端人才,需要经过多年的实战历练才能胜任股权投资,投资机构需要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体系。

    第三,在投资项目时就要考虑退出的问题。通过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与上市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及时把握投资方向和热点,更好的实现项目退出。

    《新理财》:作为其中的从业者,您感觉目前这个私募行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亟需改进或者需要予以规范?

    罗会卿:由于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产能过剩、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的影响,股权投资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差,中国经济由处于上升通道的迅速增长变为L型走势。因此私募行业主要问题在于募资和退出问题。

    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的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并且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私募基金在向投资者推荐产品前,需要对投资者资产及风险承受能力做评估和测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私募基金对于一些不具有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低净值人群募资,将大量的几万元的小额投资者归集到某一个投资者名下,凑成“合格”的大单,通过代持方式投资于私募基金。

    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不少私募基金为了吸引投资者,在募资宣传时向投资者做风险和收益方面的承诺,这也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

    同时,国家政策调整、资本市场的振荡,也增加了企业上市及并购的变数,投资机构的退出难度增加。去年外界对于新三板、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充满了期待,大批中概股集体宣布私有化、拆VIE谋求国内上市。但是,今天IPO“堰塞湖”重回历史高位,企业融资和脆弱的市场对监管层而言,处于两难抉择,对股权投资退出增加了难度。因此,监管层应该更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解除过度行政干预。

    总体来说,私募基金行业监管趋严,包括注册、备案、从业人员考试等手段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照搬过来,一些规定不太符合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注意力。

    《新理财》:在您和一些新兴科技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您感觉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哪些问题?或者具有哪些诉求?

    罗会卿:新兴科技型企业管理方面既有一般中小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也有一些自身特性导致的问题:

    第一,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

    科技企业管理者往往技术较强,管理和市场能力较弱,当企业遇到发展阻碍时,总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致力于完善企业的管理。根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感受市场机会和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是科技型企业管理者普遍缺乏的能力。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和培育不足:

    大多数企业只是孤立地看待知识产权战略,局部地应付一些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因为知识产权重要而关注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型企业工作重心以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日常维护为主,专利情报分析、知识产权布局、商标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交易、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维权等深层次工作鲜有开展。

    第三,对于科研人员管理难度大:

    科技型企业与传统企业一个根本的区别在于知识、技术的承载对象是科研人员,这是企业形成知识和技术垄断的基础。虽然企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无形的,但是代表企业的知识、技术水平的人力资源是真实存在的。要想保证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品选择的正确性,就要设法绑定核心技术人员与公司的发展,设法使技术人员参与公司的决策。因此,在股权激励、管理授权、技术保密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主办:中国焦点新闻网 联系QQ 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
Copyright©2013 www.zgjdnew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焦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