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孵化器,半数在中国。而在大体量背景之下,中国孵化器呈现出来的确实是“空壳化”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内孵化器增加了4000多家,而过去28年间中国孵化器的总量才不到1600家。
然而,在线学习服务商知学云科技副总裁冷明在4月16日召开的第13届中关村人才论坛上指出,“随着数量的增加,本应带出更多产业集群的孵化器,却卡在‘人’这道坎儿上。”因缺乏核心技术和产业人才,众多孵化器空巢现象凸显,可以说万事俱备,只等“人”来。
孵化器本应是吸引产业人才集聚的磁场,怎么反倒成了空巢?
虹吸效应致孵化器人才“断链”
孵化器提供的人才服务就像“种韭菜”,人才随成功的创业团队同期“毕业离巢”,可以说是长一茬割一茬。产业人才流动性强、周转周期短,孵化器的人才供给成了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因此,孵化器对产业人才的需求并非可以一次性解决的问题,而是与其发展并行的长期需求。而随着孵化器数量暴增,不少孵化器表示垂直产业人才稀缺:人才已经明显不够用了。
这时,京津冀一体化落地,加上高铁的开通缩短了天津、保定等地与帝都的距离,似乎给北京周边的孵化器们带来契机:首都人才济济,引进一些高端人才还不是近水楼台?
然而,前一秒还在琢磨借机挖北京墙角,下一秒自己的人反而被北京“吸”走了。“这是虹吸效应在起作用。”知学云指出,所谓虹吸效应,是指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单向转移,从而减缓这些地区的发展。
天津泰达科技园区对此深有体会:“跟北京抢人才,我们的薪资水平太没有竞争力了。”
保定市一家省级孵化器的人力部门也无奈表示:“根本不敢奢望引进人才,能保住自己人不再流失就知足了。”
在线学习填实孵化器对抗虹吸效应?
人才是孵化器发展中的长期课题,而虹吸效应又导致人才引不进、节流难,那么,目前孵化器发展的人才短板,该如何补齐?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毕结礼表示,孵化器主动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或许是一个突破口,并重点推介了这方面的专家——在线学习平台知学云。
而知学云方面认为,针对虹吸效应影响下的人才缺口,孵化器可从培养、评价、交流和激励四个方面创建“一站式”的人才发展体系,形成人才成长的生态圈,培养匹配度更高的产业人才,自给自足。
一、人才培养。孵化器可借助在线学习平台知学云,通过虚拟课堂,帮助学员快速完成主题学习,并提供随时随地的咨询服务,在工作中的即时解决问题,实现高效的人才培养。
二、人才评价。知学云的在线学习模式可实现孵化器人才培养中的模拟练习、考试和评估,同时建立员工档案,以数字化、大数据为依据对人才进行考核测评。
三、互动交流。孵化器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知学云建立专业分享和互动的社交网络,发掘草根专家,同时,搭建促进教师与学员持续互动的班级社区,使学员在社交学习中获得交流发展。
四、人才激励。孵化器可通过调研及时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及训后反馈,完善人才激励体制,改革培训部门的管理体系和流程,最终形成全面、系统的人才发展体制。
此外,知学云冷总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存在,孵化器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实用易用的人才发展体系。”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倡“促进人才优化配置,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知学云以在线学习建立人才发展体系,助孵化器应对虹吸效应的构想很应景,而对饱受虹吸效应困扰的中小城市的孵化器来说,还有什么思路值得借鉴?
中关村论坛会议上,山东地方代表谷举族表示:“当下中小城市发展产业集群需要有‘断舍离’的勇气,筛选出与本地实际情况更匹配的项目,精耕长项,挖掘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反转‘虹吸效应’。”
目前为止,虹吸效应如何破解还没有标准答案,中小城市以及各类孵化器的探索之路仍在继续,知学云无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