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协助韩国刚先生筹建评估中心,开启了我与中国环评事业的不解之缘。在国外学习的那段日子里,也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外先进环评制度的发展走向,希望归国后能学有所用;1998年,响应国家号召,回到评估中心工作,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有幸见证了中国环评事业发展壮大的伟大进程,在中国特色环评制度和评估技术体系建设中贡献了一份力量。在这个伟大进程的无数个关口上,选取几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与同仁们分享。
一、走向法制
回到二十多年前,环评法的颁布与推进,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戮力前行的过程。2000年,接到任务,要我陪同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环资委和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们,到美国、加拿大去调研国外环评制度的执行情况。那段时间我一路当好“服务员”兼翻译,每天靠几杯咖啡顶着把所有的翻译工作做下来,就是希望各方领导能够看到国外环评制度的作用和成效,能够明白环评法在我国推进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让他们能够同意立法。回来之后上秤一称瘦了10多斤,当然这是后话。加拿大环评法给了很多原则性的条款,这种相对宽泛的条款可以很好发挥灵活性,这点给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除了他们的一些疑虑。后来我们又开展了中加战略环评能力建设项目,积累了更多的国外最新资料。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先进经验,环评法终于在四审后出台,把环保参与综合决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我国环保事业里程碑式的重大转变。
二、走向决策
政策与战略环评没能写入环评法,一直是我们心中的遗憾。环评法颁布之后,我们对战略环评这个方向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开了很多战略环评论坛,办了好几期战略环评培训班,都是在积蓄力量,想要把战略环评这个事情重新提倡起来。2004年,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之际,我们自筹经费开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环境评价”课题,得到了时任环评司司长祝兴祥先生和东三省环保局局长们的重视和支持。课题组近50名研究人员摸着石头过河,在18个月内不舍昼夜,围绕为决策服务这一中心任务认真开展研究。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们提的“不得占用任何黑土地作为项目建设用地”这样的项目准入红线能往决策端再走一步,作为一条刚性约束反馈到地方发展建设中,也许便不会有后来中央环保督察曝光的一系列的占用黑土耕地的事件,对东北地区的环境变化能真正起到一些预警作用。今时今日,战略与政策环评依然在路上,“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决策者们听到环保的声音,在制定政策规划时考虑环保的要求,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三、科学评估
今年也是评估中心成立三十周年。技术评估从孕育诞生到进入壮年,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摔过的跤,受过的委屈,经历过的左右为难,这些都是成长的烦恼。三十年后的今天,曾经的质疑都已烟消云散。环评责任重大,评估机构的责任也就更大。技术评估这个工作要不断提高水平,不断进行技术储备,也要顾全大局、客观评估,为历史、为子孙有个交代。当初为什么要坚持搞环评数值模拟实验室,就是因为环评的分析、预测和评估都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撑,我们在技术评估的过程中对“假数真算,真数假算”这个现象早已深恶痛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得做好自我武装,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审批决策更科学,更有效。
四、展望未来
环评法颁布的二十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二十年来,在国家经济总量增加约9倍的情况下,能源消费总量仅增加了2倍多,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近75%,中国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经历环境公害事件的爆发。在这过程中每一个环评人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上下几万环评人,严把项目准入关口,为每一个建设项目都紧了紧“扣”,为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高速发展撑起一把污染源头控制的保护“伞”,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人说:环评是“拦路虎”“绊脚石”。我认为成为别人眼中的“拦路虎”“绊脚石”恰好证明环评发挥了预防的作用与使命。环评在我心里一直都像是那个“骑着瘦马、拿着长枪,与巨大的风车做斗争的堂吉诃德”,他忠于真理和信仰,敢于反抗,承担不能承受之重却始终不被人理解,他是个孤勇者。时光飞逝,转眼数载,一代又一代环评人不畏艰难,不畏强权,心存敬畏,如履薄冰,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为环评工作源源不断地提供发展动力和技术支撑。付出的心血只是为了让经济建设少走一些弯路,国家少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那些被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绩,都留在了环评人的心里,写在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曲老在评估中心成立二十年的时候题词说“讲民主、讲科学、先评价、后决策”,道出了环评的初心与终极目标。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未来该如何发展,凡是有利于制度完善的,我们都应开展研究,积极探索,凡是制约环评制度成效的,就要努力找到问题的根本症结。我始终坚信,环评制度是好制度,“孩子脏了,把孩子洗干净,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
“脚踏人间正道,何惧世事沧桑”。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环评这个利器,中国的环保事业也需要环评人冲锋在最前面。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我们要抱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念,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筑牢“防护线”,为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李海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114136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