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年风雨历程的赛格
是中国商业经济的一个典型标本
秉“独家”“独立”“独特”精神
《消费者导报》深度揭秘赛格
独家采访赛格集团高层
探寻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商业基因
告诉一些您不太了解得赛格故事……
两年前,“赛格”对我还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火”的世界皆知,我不可能不知;说陌生,是因为近在咫尺却未曾深入,甚至“赛格”两个字什么意思也不清楚。
和“赛格”高层的结缘是因为“道”,我们都是《道德经》的喜好者。两年前的第一次见面,“赛格”总裁竟把我约到了西安市郊外的翠华山,而且是在晚上。这更让我对“赛格”的操盘者充满了好奇。清泉潺潺、明月相伴,在苍穹之下,我们有了第一次谈话。
也就是那时,我才知“赛格”两字原是英文“SAGA”的发音,意思是“传奇”,毫无疑问,“赛格”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商业传奇。叫“赛格”的企业南方还有,但此赛格非彼赛格,纯西安制造。
赛格电脑城运行已19年,累计销售过千亿,谁知那里曾是荒废了十几年的烂尾楼;赛格国际购物中心自2013年落成后接连制造销售奇迹,2018年的销售额更是超过了70亿,而在“赛格”进驻前,这里还是一个4年的烂尾坑。
为什么在别人看似不可能或没有成功的地方,“赛格”做成了?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奥秘?两年间,我多次出入“赛格”,陌生的它渐渐熟悉,一些普通消费者无法感受的秘密也迎刃而解。
拿赛格国际购物中心举例,商业成功暂放一边,但就外观表象,就有几处可圈可点,姑且称为“赛格三奇”:一是长达50.3米的“亚洲第一梯”;二是总面积约400平米的全球最大的室内景观瀑布;三是四层通透、拥有2000余停车位的全球最大的楼顶阳光停车场。
这三奇任何一个都是亮点,汇聚一地更绝非偶然。
“亚洲第一梯”直通6楼的餐饮区,最初设计时也存在不少争论。顾客吃完饭不买东西怎么办?我们也看到不少商场的电梯都是绕来绕去,尽可能多的延长顾客在商场的时间。可“赛格”高层不这么想,“买不买是顾客的自由,如果人家不想买不想逛,那只能说明自己做的不够好”,这是“赛格”的逻辑:与人方便、提升自己。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亚洲第一梯”,还看到78部扶梯、17部直梯共同构建的方便快捷的购物动线。
他们最初也并不想争什么“亚洲第一”,只因为餐饮区在六楼,太高了,要直通六楼就必须有这个长度。为了解决动力、承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赛格”又花巨资请了世界上最好的德国电梯生产商制造,于是“亚洲第一”就这么诞生了。不想当“第一”却成了“第一”。
说到室内巨大的水面,更是有趣。水流长度108米,从东流向西,他们说,上善若水,东方的水是最好的,我们要创造一个“从东方来到西方去”的奇迹。
如此之大的水面和瀑布,一来调剂了室内空气,二来也变成了景观,“人人都喜欢青山绿水,我们就帮助消费者满足,把大自然搬到室内来”。一个简单的“搬”字,却凝结了赛格人多少心血,他们找到了中科院,找到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水景创作原班人马,最终梦想成真。
还有阳光停车场,更是一大创造。身边很多朋友去赛格购物,就是想体验一下楼顶停车的奇妙感受。过去停车就得去地下室,阴暗、潮湿、压抑、空气也不好,这些为什么不能改变?为什么不让阳光普照呢?“赛格”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有人说,这是从哪个国家学的先进经验呢?这还真不是学谁,“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有时不自信就在这个方面,觉得好的东西,一定就是学外国的”。
既然是传奇,就得有创造。从“赛格三奇”可见,“赛格”是一个“有故事、有创造、有心”的地方。中国有“人事”一词,暂且曲解一下,我以为,人事、人事,“人”永远在“事”前,“人”对“事”才对。所以,对“人”的关注和探究,一定是破解所有秘密的钥匙。
西安赛格集团董事长刘耀文和总裁赵贵,两人是绝对的发小,也是很好的搭档和合作者。他们很低调,低调的甚至很难在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同时,他们又很务实,务实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最终,董事长刘耀文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赵贵笑着对记者说,刘总的意见和他一样;刘耀文则开玩笑道,自己是在用理论证明赵总是正确的。两人有着一种默契的幽默,甚至说话的语调和方式都很像。
刘耀文出生于山西省阳泉市,那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也是“赵氏孤儿”故事的发源地。他是一个同时拥有两种心里特质的人,从小就喜欢研究为什么,属于幻想性;另外又能很踏实的去干一件事。这两种心里特质按常理很难相处,因为喜欢幻想的人往往不稳重、不踏实,但他,是个例外。
有一次,刘耀文作为企业家代表参加一个心理学产业大会。发言前,主持人一般都要 “吹捧”一下发言嘉宾,他笑着说,也可能“吹捧”的太大了,底下就有一位北京来的心理咨询师马上提问说:“马云听说过,赛格有啥业绩?”意思马云人家是首富,而你,有什么资格在这来谈理论?!刘耀文很平静地回答:“我虽然不比马云钱多,但是思想不见得比他少。”
在很多人眼中,大富和重权才是思想和话语权的掌控者。其实社会中普遍存着一种认知逻辑,比如谈学问一定是学者掌握话语权,谈经济一定是经济学家掌握话语权,或者,写论文就一定要写的你看不懂,这才体现出水平。谁规定的呢?
很多事,现在需要一种回归,回归正常、回归简单。正如“赛格”,它的成功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就一句话:以消费者为核心,诚恳,创新。但世界上最简单的道理,往往是最难做到的。这恰恰最值得思考。
对刘耀文的采访也很简单,一次简单的对话,一次看似和经营无关,但全是经营智慧的访谈。
《第三次浪潮》看得我热血沸腾
记:什么样的机缘开始创业的?
刘:和小平同志南巡有关吧。1992年的南巡讲话给社会了很大冲击,那时我们已经工作了,也想闯一闯,试试水。我记得当时在图书馆看过一些书,讲未来人类的建筑会有数千米高,90年代初,日本就提出未来的城市是立体城市,可能汽车都是在空中跑。我是对科技、对未来很感兴趣的,当时就很神往。还有《第三次浪潮》那本书,预测人类21世纪将进入信息化时代,这让当时20多岁的我看的热血沸腾,(笑)也就研究起计算机来了。
记:(笑)电脑城的“因”在这呢。
刘:是的。那时单位领导的办公室都不装空调,但是给新买的计算机专门有一个独立房间,空调吹着,不用时还罩着红布,而且还有专人维护,(笑)感觉很神秘,就觉得这家伙未来要改变世界。后来我们敢接手十几年的烂尾楼去做电脑城,和最初看《第三次浪潮》这些书的启发很有关系,就觉得信息化是世界未来的潮流,这是趋势,我们也是顺大“势”而为吧,提前预判很重要。凡事有因果,别人的“果”可能不一定适合你,但是“因”一定有规律,你看中国社会发展、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它都是有规律的,所以“因”是关键。
记:赛格电脑城应该不是你们的第一个项目吧?
刘:西安赛格集团是1997年注册的,赛格电脑城是2000年开业的,实际上最开始那几年我们主要做的是计算机软件研发,但是做到最后发现产品很难突破,于是后来才衍生成做平台,也就是做了电子卖场,就是赛格电脑城。
我们也曾面临生死抉择
记:赛格电脑城和赛格国际购物中心,一个是闲置了16年的烂尾楼,一个是荒废了4年的烂尾坑,看现在的“果”都不错,但为什么以前没做成?
刘:决定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其实不是项目本身,而是谁来操作。记得一个著名的投资家讲,看项目其实不重要,关键看人。互联网你投的是马云就成了,其他人就不行,道理就在这。
记:赛格国际购物中心你们一起手就是20万平方米,这么大的面积就没考虑过风险吗?
刘:最初压力也很大,全国当时还没有这么大体量的、超过15万平米以上的几乎没有,20万平米就更谈不上了。我们也咨询了全国百货业的不少大佬,他们都说面积太大了,怕招商招不满,没有那么多牌子入驻,所以也没有百货业的大佬愿意加入我们的团队。那么这个项目到底搞还是不搞?这对我们确实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最关键的抉择。
记:是什么促使你们最终下定了决心?
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研发的一套软件所做的统计。因为我们本身是搞计算机的,我们自己编了一套软件,把全国全世界的品牌统计了一下,我们发现,并不像他们说的只有四五百个牌子,而是有2000多个。这个信息对我们很重要,你要知道,当年网络和信息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这是很艰难的一个工作,准确的统计让我们有了信心。所以,看似做了百货但跟我们做计算机也有直接的关系。
投资实际上是投资未来
记:您作为赛格的重要操盘者之一,优势在哪?
刘:老赵对先进的东西很敏感,行动力很强,做事很认真。我这个人呢,喜欢研究未来、研究理论,(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干什么事一定是先有理论,我们俩是很好的互补。
记:现在比较关注哪方面的理论?
刘:主要还是和管理有关系吧。70年代,日本的汽车为什么能把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全打败?为什么日本的产品质量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实现经济的腾飞?支持它高速发展的理论根源是什么?我喜欢研究这个“为什么”?凡人求果,菩萨求因,任何事我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读传记,其实很多事就是人,包括企业方面,所以还得研究人。
记:日本为什么迅速成为质量品质很高的国家,那个重要的“人”是谁?
刘:这和一位思想家有关系,就是戴明。他是美国人,但在日本成名,天皇都给他发了奖。戴明理论的核心就是质量管理,就是把质量搞好。全世界你搞质量体系,都避不开戴明,在世界上影响力很大。日本戴明质量奖现在是世界三大质量奖项之一,也是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奖。著名企业改造专家约翰·惠特尼(John O. Whitney)说:美国需要戴明这种震荡疗法。多亏了戴明,戴明的理论帮助日本从一个衰退的工业国转变成了世界经济强国。
记:您怎么理解理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刘: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很重要,对企业也一样,企业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过多的注重经验不行,因为经验会过时。但我觉得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更重要的是预测未来。就像我们投资,实际上就是投资未来,现在有什么样的想法实际上决定着你十年后的命运,也就是说,你现在的命运也和你十年前的思考有关。
房间打扫的全世界最干净,白宫都请你
记:听说你们在刚创立赛格时,就提出,最重要的顾客不是世界500强,而是消费者。
刘:是的。消费者是什么,消费者其实就等于经济。我们讲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但其实这三驾马车就是一架马车,就是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出口是为国外的消费者服务,内需是为国内的消费者服务,发展经济就要好好研究消费、研究消费者。简单的说,经济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经济,无消费就无经济。赛格就是靠这个理论,因为你抓到了本质,你卖衣服,卖电脑,卖任何产品,都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记:我看到了赛格的经营理论:以消费者为核心,诚恳,创新。听起来也挺简单。
刘:其实道理都很简单,关键是否能踏踏实实地去做。培训员工时我经常讲,你如果能把一个房间打扫的全世界最干净,美国白宫都得请你去,道理就这么简单。
记:把卫生打扫好,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不愿去干。
记:所以很难有创新。
刘:我经常讲,几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就没发明出抽水马桶?即便在皇宫大院,几千年也都一个样子。在我们的文化中其实存在一种对创新排斥的力量。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要违规的,所以人类的每一次创新,其实都是一种冒险,所以鼓励冒险、宽容创新的土壤很重要。
产品是赛格的灵魂和内涵
记:您怎样看待互联网冲击下的实体经济?
刘:传统的实体经济肯定不行,电发明的时候,煤油灯的销路能没影响吗?这是潮流。但是实体经济并非山穷水尽穷途末路,而是到了必须创新的时候,未来实体经济和互联网一定是融合发展,这是必然,所以说,传统的实体肯定不行,创新的实体才有未来。
记: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的成功,也是实体经济创新的一个案例。
刘:是的。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赛格的产品好,这是购物中心的灵魂和内涵。
你亚洲第一梯也好、景观瀑布也好,这都是外表,就像人一样,如果你只是个子高、眼睛大、长的好,可坐下来一谈话、没东西,这也不行,因为没灵魂没内涵。百货行业过去有一个毛病,都喜欢引进那些高利润的东西,但是对商家高利润对消费者往往就不那么实惠;而很有市场的好产品又不愿意引进,因为这些厂家一般都比较强势、扣点啊、合作方式啊都比较难,所以百货不愿意引进,最后是很多顾客跑去国外购物,而当地商业没活力。但我们的理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为了消费者我们就引进。包括我们又派人去欧洲去全世界买货,你要让西安的消费者能买到真货、便宜、又时尚、又爆款的东西,就得亲自弄啊,这不光是巨大的人力投入,还得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好几亿的流动资金,谁愿意干?赛格就这么干了。为了消费者我们必须这么做,而且还要做到产品时换时新,紧抓国际脉搏,不能只是为了高利润而伤害消费者的利益。
记:不为挣钱反而最后把钱挣了。
刘:所以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是酬善的。不为挣钱反而挣了钱,就是这样的关系。赛格的产品格局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认真做事,每天进步一点点
记:现在购物中心一年的销售额已突破70亿,人气旺,有钱了,还有什么忧虑吗?
刘:卡耐基说过一句话:忧虑总是伴随你的一生。比如餐饮,每个餐饮其实都是一个小火山口,你每天坐在这么多小火山口上,能不忧虑?其实做企业每天都在犯错误,但是我们必须时刻自省、时刻改进,就像戴明先生所讲的,每天进步一点点。
记:赛格的辉煌还能持续多少年?
刘:这很难估计。任何项目都有一个项目周期或者叫生命曲线,什么青春期、成长期,其实和人一样,都有生老病死。赛格的未来,会不会衰败?我想,即便衰败也是正常的,但该辉煌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让这种辉煌延续更长的时间。
记:赛格电脑城成功了,赛格国际购物中心也成功了,下一步做什么有没有具体计划?
刘:顺其自然吧。我们希望第一个店突破100亿,20年到30年期间全球开100家赛格店,造福人类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记:您还有什么要强调的?
刘:我个人觉得,赛格有三点很重要:第一,紧紧围绕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理念统筹所有工作;第二、廉洁自律。以消费者为核心,这是所有企业必须共同坚守和践行的;廉洁自律则是赛格一直强化在做的。历史也好,当代也罢,任何一个王朝、组织,败都在腐败上。不能说收了客户的钱,把不该引进的引进了,该引进的反而没进来。所以,赛格的发展,第一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第二就是要反腐败。还有第三,就是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两字。
(责任编辑:B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