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对于北伐之中的汀泗桥、贺胜桥的两场血战,都有详细的描述,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些历史书,记住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的独立团和叶挺将军的名字。其实第四军中还有一位与叶将军齐名的猛将,他就是黄琪翔。对于黄琪翔人们更多的了解是他在政治上的作为,黄琪翔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建人、国民党陆军上将。
黄琪翔仪表堂堂,气宇轩昂,既有儒士之雅,更具大将之风。北 伐 期 间 黄 琪 翔 与 周 恩 来 、 叶 剑 英 、 汪 精 卫 被 人 并 称 为 “ 中 国 四 大 美 男 子 ” 。当然黄琪翔的威名靠的可不是美男容貌。
1926年6月,国民政府为实现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主张,兴师北上。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2师36团的团长,同时也是被称为“中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黄琪翔随军挥师北上,他与战友们并肩战斗,下醴陵克平江,直抵汀泗桥。汀泗桥背山靠水,地势极为险要,1921年湘鄂军阀争战,湘军赵恒惕曾以数万之众,攻打守桥的鄂军13天,最终为鄂军的吴佩孚所败。
这次革命军北伐汀泗桥是关键的一仗,也是吴佩孚北洋军生死所系,因此两军的一场恶战势在必行。1926年8月26日佛晓,第四军向汀泗桥发起了12次的强攻,两军对峙短兵相接,战况极为惨烈。敌军凭借天险居高临下,而北伐军必须向上仰攻,又受阻于急流,伤亡惨重久攻不下。
此时形势逼人,如果不能及早克敌制胜,一旦吴佩孚援军赶到战局不堪设想。当天深夜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将领们共商破敌对策。由于黄琪翔早已在激战期间就已经派人侦查地形,因此他在会上提出以所部的36团为前锋,当晚开赴上游水浅处,强渡大河。直取汀泗桥的北岸,抄敌人的后路。大部队则从桥南猛攻敌军,腹背夹击必可一举歼敌,夺此天险。黄琪翔的这个提议,令全体与会人员的精神为之一振,鼓掌赞同。当时的苏联军事顾问尼基金,也盛赞这个军事计划是胆识俱全的奇谋妙计,智能结晶。
会后第四军按照这个计划迅速部署,8月27日凌晨黄琪翔率部应用奋战,终于成功地渡江夺取了桥北敌后的中央阵地。桥南大军以叶挺的独立团为前锋,向守桥敌军发起强攻。南北夹击终于全歼敌军,夺下了汀泗桥。汀泗桥战役后,被称为“中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黄琪翔因功升为少将团长,北伐军中获少将衔的团长只有黄琪翔和叶挺二人。
(责任编辑:ming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