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焦点新闻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中华情缘 >

德艺双馨著名艺术家——张海平

时间: 2018-11-08 11:20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张海平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全国青年优秀工艺美术家

中国紫砂艺术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宜兴紫砂协会会员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1963年生于陶都宜兴。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陶瓷专业毕业,进修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

多年专业美术学校的系统学习,恩师的厚爱及悉心指导、加上自身的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使他不仅拥有娴熟、扎实的紫砂制作功底,更传承了吕氏绞泥精湛而独特的紫砂装饰技艺。2002年,创办“天宝斋”——张海平紫砂艺术创作室。

他的紫砂作品形神兼备,并能在空间艺术中展现出简秀、典雅、古朴、含蓄的意境之美。多件作品获得工艺美术行业展评大奖,并被省、市级博物馆收藏陈列; 2006年,国家邮政局出版发行了以其作品为内容的名信片;2009年,“自然天成”等作品入选“新中国国礼艺术家精品展”并推荐作为国礼使用。

五色泥天宝光  画意浓诗情放

——《紫玉天宝 张海平紫砂艺术作品集》序

宜兴紫砂制作技艺,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苑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也是世界陶瓷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源远流长的紫砂艺术,根植于宜兴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历经一代又一代紫砂人的呕心沥血、毕智穷工,使这门优秀的传统工艺始终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紫砂工艺这门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长期以来,传承的方式一般为父传子、师授徒。当然,作为艺徒要想学有成就,首先,师傅的引导十分重要,所谓“名师出高徒”;其次,“师傅领进门,修为靠个人”,因此,一要靠自身的天分,所谓“天生具慧根”,关键还要靠后天的勤奋,所谓“勤奋育硕果”。在宜兴陶瓷业界我相识的众多紫砂艺人中,就有这样一位陶艺家,也印证了这个普遍性的道理,他就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张海平君。

海平君1963年生于宜兴,自幼就耳濡目染,深得陶瓷文化的熏陶。他1980年投身陶艺事业,1985年又考入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深造,接受美术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实习过程中遇上名师吕尧臣先生,在其工作室参加实践,后于1988年正式拜吕先生为师,并得其真传。经近三十年的刻苦磨练和勤奋探索,他悉心揣摩“吕氏绞泥”出神入化的形态神韵,又以自己的智慧灵气,巧运五色泥,创作出了一件件形态生动、意境高雅,充满人文情致和诗情画意、富有个性风采的“天宝海平壶”。

与海平君接触,继而从相识到相知,他的性格沉稳,谦逊厚道,作风踏实,有耐力有毅力,具诚心具慧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欣赏他的作品,无论是临摹大师款式、或者是复制经典造型,都会是反复揣摩、深刻领会,并以自己独具的慧眼来审视、来感悟,决不依葫芦画瓣,简单追求形似而无神似。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尤其是绞泥品种,更是精心抉取五色泥,力求造型设计与壶体装饰相辅相成,肌理质感与美学理念水乳交融,因此,他的紫砂作品诚如他的工作室名号那样,透射出温润如玉的“天宝光”,蕴涵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海平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陶艺家,还具有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和书画家的观察自然、洞烛人生的敏锐气质。行走在紫砂艺术之道上,辛勤劳作,收获喜悦,他的成功,靠的是眼界见识,踏实勤奋,有才而不居才,有德而不自得,有能而不自满,始终以求索者的身份虔心悟道,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努力丰富作品意境,以“工艺”的手段体现物质力量,以“美术”的表现体现精神价值。

海平君穿行在工艺美术茂密交集的丛林田畴间,立志与五色土为伴,尽心致,抒情怀,将创意融合情感,幻化出一件件精美生动、肌理丰富、自然天成的“天宝海平壶”。

他创作的“天鸡壶”,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中守护谷屯的神鸟故事,泥料用紫泥调砂,整体似谷粒隐现;壶身以饱满圆润的“合欢”器形,中间饰以一条流畅的腰线,嵌盖与壶身吻合贴切,壶钮形态为神鸟“天鸡”,壶身上部与盖部又饰以叶脉纹理相接的四片“阔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的形态与意境。

他创作的“天枞壶”,通身施以绞泥工艺形成木质纹理,嘴、把、钮均为旋扭的曲枝形,似树枝在自然界的成长过程中,被藤蔓缠绕着仍坚韧顽强、不顾束缚生长的“天姿”,也有“山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的先哲之思。

他创作的“丁香壶”,壶身上一朵朵丁香花,渲染出春暖花开的盎然气息,妩媚江南的柔情意境。春茗伴着花香,春风心中荡漾,品茶赏玩壶间,尘嚣烦恼尽忘。仿佛奔波、劳碌、紧张,一切都可抛却放在一旁。

他创作的“三潭印月壶”,取材于名闻天下的“西湖十景”之一,壶纽以三潭印月景区的水中石塔为原型,壶身形如半月,再以绞泥形式呈现出水波纹,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让人观赏似将西湖美景收眼底。一湖碧水,波光潋滟,一壶在手,诗情万千……。

紫砂壶从最早日常生活使用,逐渐演变为赏、用功能俱佳的工艺美术品,除了文化的渗入,还有其独特美感的存在。因此,作为一名陶艺家,一定要有善于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的才能。美感如何寻觅?当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美从何处寻?》一文中早有阐述:“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而不是美感的主观的心理活动自身。就像物质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是抽象思维所摄取的,但自身却不是抽象思维而是具体事物。所以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海平君创作的众多紫砂壶艺作品,其造型、装饰、肌理、寓意等,都围绕着发掘美、表现美而展开,并将“美感”的元素通过壶的存在形式予以诠释。他的绞泥作品,用多种不同色泽的紫砂泥绞合而成,所选择不同泥料的色泽之间差距既不太近、又不过大,是在色相、色度的变化中寻求既对比和谐,又自然原始的纹理,从中能以大见小,又能小中见大,产生出的一种肌理意趣,带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五色泥,天宝光,画意浓,诗情放。只有充满美感的紫砂壶艺作品,才能让人们产生视觉愉悦、产生情景交融、产生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海平君是位美的寻觅者,也是位善于寻找美并表现美的陶艺家。

道法自然、外师造化,塑得美感、中得心源。感知自然的变幻,感受生活的灿烂,感慨生命的伟大,他把这一切都化为美的感情融进千姿百态的壶艺里,化为美的感动绞在如诗如画的壶艺上,让紫砂艺术旺盛的生命天天向上、蓬勃成长。

我与海平君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相识,20多年来,我欣慰地看到海平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奋进、不断升华,创造出一批又一批艺术珍品。现在,海平君将他近年所作结集出版,在欣喜之时,写下了上述文字,以示祝贺!同时期望他继续前行并创作出更多充满美感的优秀作品。

2014年春

作者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依于仁,游于艺

――张海平紫砂壶艺赏析

清秀可人的“芭蕉听雨”、古拙大雅的“禅意”、苍劲浑然的“天缘”……

陶都宜兴,素以紫砂名闻天下。走进宜兴“天宝斋”,展柜里风采各异的陶艺佳作令人目不暇接。古老的紫砂,在著名陶艺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海平的妙手抟作下,化作一件件具有生命力的艺术精品。

有明以来,宜兴抟砂者众,紫砂名家灿若星辰。生于斯长于斯的张海平,自幼即耳濡目染,深受陶艺文化熏陶,后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学艺,浸淫紫砂陶艺,道法自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悉心钻研探索,陆续创作出“一壶春雨梨花红”、“丁香”、“冰纹灵芝”、“中华魂”等作品。其创作的“天枞”壶,以丰满、圆润、稳健的身筒,配以小范围的绞泥之盖,于和谐中见动感;而“青鸟”壶的创作,作者通过娴熟的绞泥技艺,别具匠心地配以写意式鸟形壶钮,以紫砂陶艺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意……

欣逢盛世,年轻的紫砂艺人风起云涌,挟技争锋。与昔人相比,今之紫砂技艺益加成熟。然而,令人不无遗憾的是,与优秀的技艺相比,创作者的艺术创新活动却常常显得那么笨拙,恰如顾景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理”、“趣”不能兼得。张海平拥有精湛的紫砂技艺,特别是传承了吕氏绞泥技艺的特色,对紫砂这一特殊载体的充分了解与掌握,使张海平在创作中能够做到不失法度;不过,他的创作,并不是技艺机械式地组合,而是“依于仁,游于艺”,赋天趣于自然,蕴情韵于有形,理趣相映。“艺术开始的地方,也是机械式的技巧终结的地方”,张海平的作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浓郁的东方哲思文化特色,一砂一世界,一壶一乾坤,既能“以大观小”,又能“小中见大”,形有尽而意无穷,逐渐形成典雅、古朴、简秀的艺术风格。

纵观张海平的紫砂艺术作品,无论是素器还是花货,通过点、线、面的阴阳明暗高下起伏所构成的节奏化了的空间,仿佛是一曲空中的乐奏,欣赏者观其形,如闻其音,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的是一个音乐化的空间境界,于有限之形中感受到无限之魅力。这大概就是许多收藏家欣赏“海平壶艺”的地方吧。

2001年,作品“天韵”获中国杭州西博会优秀作品奖

2002年,作品“丁香”获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博览会铜奖

2002年,作品“中华魂”获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3年,作品“天鸡”获中国十大紫砂名壶银奖

              2004年,作品“天枞”获全国旅游工艺品博览会银奖         

陈明明 杨子晚报总编办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主办:中国焦点新闻网 联系QQ 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
Copyright©2013 www.zgjdnew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焦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