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秋天,巴金进入上海南洋中学当住读生,从此上海的石库门、老巷子还有小阁楼里,处处都留下他读书的身影;
鲁迅1927年到上海,于是,这里有了9年的“激扬岁月”;
在此之前的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以郭沫若为首的文人们推动着上海革命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
巴金、鲁迅、郭沫若,他们是上海的一个符号,而他们的骨子里,透着书香和清香。
一路寻香
2005年10月17日,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
1923年5月,19岁的巴金离开四川老家,乘船顺江而下,到达上海。4年后,他又去往法国。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就是在巴黎写成的。
1936年,巴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了长篇小说《家》。这一年的8月一个午后,在上海南京东路719号的新雅粤菜馆里,萧珊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偶像巴金,一段爱情故事也在这个上海的午后开始了。
同样是在这一年,当巴金的爱情生命开始的时候,在上海生活了9年的鲁迅,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
鲁迅1927年9月到上海,1936年10月在上海去世,在上海的9年也是鲁迅一生中文学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出版了别具特色的小说《故事新编》,在鲁迅先生自己看来,《故事新编》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如果说上海之于鲁迅是归隐,之于巴金是激情,那么之于郭沫若,则是使命和精神。
因为,彼时的上海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的中国也备受煎熬。自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到达上海,至1937年11月27日上海沦陷郭沫若离开上海前往广州,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郭沫若积极投身于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上海抗战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此之前的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随即一批左翼团体相继成立,推动着上海革命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郭沫若与鲁迅一直被誉为左翼作家的两大旗帜。
周恩来曾评价两人说:“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其实,巴金、鲁迅、郭沫若……这些文豪大家们都不是上海人,但他们都和上海有着故事,关乎爱情、信仰和追求,他们在那个时代中,一路寻香来到了上海。
成了这座城市,新的文化坐标。
一路书香
如今的上海,还保留着很多名人故居。
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1955年9月,巴金迁居武康路寓所,这也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
在这幢花园洋房里,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于是,这里也成了很多人的“文学圣地”。
在这里,巴金写成了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
1927年鲁迅来上海定居,他选择了虹口。大陆新村9号,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
为什么选择虹口?因为商务印书馆的很多编辑都住在虹口,这里文化氛围浓厚,很多文化人士聚集在此,大家乐于在一起,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巴金在《窗外》一文中曾写到住在麦加里的亭子间所看到的景象:“我的写字台放在窗前,窗台很低,我一侧头便可以看见窗外的景物。上面是一段天空,蓝天下是土红色的屋顶,淡黄色的墙壁,红色的门,墙壁上一株牵牛藤沿着玻璃窗直爬到露台上面。门前有一条清洁幽静的巷子。”
一路清香
上海,因为巴金、鲁迅他们而有了醇厚的书香也有了沁人心脾的清香。
因为他们骨子里的文人气质和清雅之心,也使得他们和汾酒“气质相投”而惺惺相惜。
巴金老先生与汾酒的缘分,是他亲自题写的那句——“酒好人好工作好,参观一回忘不了”。
▲巴金为汾酒题词
1964年8月,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的巴金到大寨参观访问。8月22日,前往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参观,受到全厂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巴金说。
《鲁迅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星期休息,冀君贡泉送汾酒一瓶。”
彼时老家浙江的鲁迅有一段在北京工作的经历,却也让习惯了绍兴黄酒的他喜欢上了汾酒的清香,同事冀贡泉曾回忆说,鲁迅虽为绍兴人氏,而独喜喝汾酒。以至于,回到上海定居的鲁迅,时刻记着汾酒的清香。
研究鲁迅文学的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有过这样的观点:浙江人的性格特点是外柔内刚,“硬骨头”的鲁迅先生便是最典型的代表,而这种气质性格,与汾酒的清香特质非常相似。
郭沫若一生最爱酒,据说,他喝到兴起时就爱背诵古人的诗句。
比如,他经常在宴会上诵读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每次郭沫若诵诗的时候,宴会厅里都是一片欢声。
1965年12月4日,郭沫若第一次踏上汾阳的土地。当他来到汾酒厂时,早已被酒香所吸引。他兴致勃勃地观赏了汾酒、竹叶青酒生产流程的全过程。
在包装车间,郭沫若说一定要亲自参加劳动,包装汾酒。在聆听车间老师傅细心的讲解后,郭老认真地铺平一张纸,包好了酒,但不是很满意,又包了一个,稍好一点,第三个已经完全符合要求了。
最后,他一口气包装了8瓶酒,“喝酒人要想到做酒人的辛苦。你们的酒远销五大洲,为国争了光,谢谢你们了。”郭沫若当场对着汾酒的劳动者们这样说道。
之后,他还挥毫写下了这篇《七律·访杏花村》名作:
杏花村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
白玉含香甜蜜蜜,红霞成阵软绵绵。
折冲樽俎传千里,缔结盟书定万年。
相共举杯酹汾水,腾为霖雨润林田。
▲郭沫若诗作《访杏花村》
一路书香,一路清香,也是一路酒香,鲁迅、巴金、郭沫若……他们是行走的中国,也是行走的记忆,也推动着汾酒的行走。
10月14日,“行走的汾酒”文化巡展活动将在上海举行,汾酒再次来到故人之地,与鲁迅、巴金、郭沫若们一起品味新的清香故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