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是广大群众日常购物消费的重要场所,是保民生、促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平台。但由于我国食品生产链条环节多,过程长、农贸市场经营主体多为小摊小贩,总体上“杂、小、散、乱”,这让食品安全监管形式更为严峻复杂。
为努力打造“洁序净美”农贸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推进市场智慧化建设,解决传统监管困境。2019年7月10日,深圳市政府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工作,由黄敏副市长带队,联合市政府督查局、市场监管局、司法局、财政局等市领导成员组成农贸市场考察小组,对龙华农贸市场改造工程进行深入调研。
此次考察,领导小组分别就龙华市场的经营状况、商户管理、硬件服务、食品安全等设施建设和市场管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重点听取了菜场食品溯源和台账建设方面的汇报。
传统监管群像:水深火热的行业和食安战场
长久以来,传统农贸市场在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上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消费观念,传统农贸市场的各种问题主体责任滞后,农贸品的进出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物品合格管理及检测设备,很多不合格、不卫生的产品也能够进入市场。监管部门在任务繁重和人力资源紧张下,对于信息杂乱及巡查稽查难度增大,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市场开办方资料保存量大,缺乏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经营商户们也缺乏食品经营法律知识,票据难以整理,档案建设费时费力,缺乏经营信息公示等问题。
所以升级智慧农贸已成为市场方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智慧农贸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实现农贸市场智能化升级和管理模式创新,达到无纸化办公,市场信息透明,交易公平,食品溯源,电子计量秤,管理提效,智慧支付,数据监管等功能实现“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监管”的管理系统。
智慧数据化管理,让监管更到位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在食品安全领域,建设完善具有溯源追查、社会监督等功能的市场监管信息服务体系,将 "智慧管理"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食品安全正由"传统监管"向"智慧管理"转型升级,而“互联网+"和大数据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创新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一款名为“食安检”的系统就在深圳各大农贸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据食安检工作人员介绍,系统可完整覆盖农贸市场菜品流通、源头供应、消费交易、检验检测、市场管理、商户公示、政府监管、公众查询等各环节信息,搭配智能溯源电子秤形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客观真实地记录和保存农贸市场的全端流通信息,并实现农贸市场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责任可追究,切实有效地保障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供应,为政府监管、农贸市场放心构建、消费者知情保障以及全国食品安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站在物业开办方角度,他们能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增强经营者自主自律意识、降低自身风险,同时解决了经营者避免索证索票证据丢失,通过溯源智能设备可识别菜品信息,自动获取该菜品溯源检测数据,消费者扫一扫溯源二维码,就可查看包括商户、菜品、进货日期、供应商、产地以及菜品检测信息等内容,不但完成了信息的实时化、可视化、细致化,同时也降低了商户的责任风险
打造全过程监控体系,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的评估报告显示,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比,第三方开展同类监管监测活动的经济成本更加节省。使用食安检平台只需通过手机对检查内容进行填写,省去了传统执法过程需要填写的纸质检查文书,同时在线的数据保存和上传也更加方便快捷,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行政执法检查效率。
截止2018年,食安检系统累计服务各级政府职能单位28个、学校100余所,各类食品相关企业6152家、物业管理方151个,系统汇集了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等环节的检测监测数据,总量过万条。同时,海量数据都会自动保存进“云端”,上级监管部门可随时调取查阅,不再只是一份档案,而会“活”起来。
食品安全工作不仅取决于监管部门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推动智慧监管工作机制,更要依靠第三方科技公司的技术落实。通过传统监管方式与线上数据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对食品的“由面及里、由表及质”的全方位监督检查,进一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实现对食品安全更放心、更高效的立体式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文/高雯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