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童年经常参与艺术和手工活动的孩子,离成功更近
据美国《科技日报》2013年10月23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社区和经济发展中心的学者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期经常参与艺术和手工活动的孩子,成年后在事业上更成功。
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团队选取了密歇根州立大学1990-1995年间的一批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大学生,以主修专业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为样本,发表在《经济发展季刊》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对比普通人,在童年时经常参与手工的人,成年后拥有专利的可能性会高出42%;参与过建筑设计活动的儿童,长大后组建公司的可能性会高出87.5%;拥有摄影学习背景的孩子,成年后拥有专利的可能性会高出30%;而受艺术熏陶的孩子,长大后自己创业或做发明创造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8倍,且持续艺术活动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拥有发明专利。
什么才是成功?
——中国式成功教育与美国、日本成功教育大不相同。
中国家长的成功概念里,大多夹杂着更多的攀比心:小的时候比成绩、比才艺,长大了比工作单位、收入多少、嫁娶规模,再接着比孙辈的成绩才艺……如此往复,成功没有既定的标准,成功与否都是在比较中形成,仿佛人的一生,都是为了他人的目光而活。
日本的父母更注重坚毅性格的培养,所以才有小学生冬天短衣短裤的耐受训练;美国更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们频繁参加各种同龄人的派对。然而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养成。比如:日本的家长会支持孩子积极参与艺术与手工方面的训练、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工作,美国的家长更希望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认真聆听孩子的意愿、努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时代发展至今,中国社会的成功标准已经迅速从人情资源转向更加社会化的人脉资源,中国父母们的教育模式,也正从“安排孩子的人生”转向“教你怎样开创自己的人生”转型。
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应尽早脱离“功利教育、填鸭式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人格教育”。
现行社会及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十分明显:要孩子争名次,或者站上舞台赢得鲜花和掌声,其实这并非孩子的本意,这种功利教育潜藏的长期危机往往被家长们忽视,而这一念之间的差别,结果却有可能导致孩子一生的悲剧。80年代初出现的“神童热”,经过时间的检验,再次验证了拔苗助长式的教育给孩子的人生带来的无法修正的负面影响:孩子不是父母一件烧坏了的瓷器,碎了可以重新再打造一只,爱与教育,需要更多的智慧来成全。新一代的父母从自身的功利教育成长下,体尝到失落与不足,并极力地去改变、优化教育理念,努力给孩子一个身心都健康的成长和教育环境。
3-8岁是儿童的艺术敏感期,也是创造力、观察力、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
2010年,精中教育集团国际儿童教育研究中心进一步发现,接受过儿童艺术启蒙教育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生存能力及幸福感远远优于未接受过相关教育的人。3-8岁,儿童开始认知世界,并且形成基本的思维能力,幼儿对艺术的兴趣,萌芽于3岁,到8岁以前想象力达到最高值,此时家长对孩子的引导非常重要,选择启发式教育还是灌输式教育,将终生影响孩子的人生选择。 而这个时期,是孩子的创造力、好奇心、主动性最强的时期,保护孩子的创造欲、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精中教育集团作为中国早教领域的先行者,成功将早教品牌Gymboree金宝贝引进到中国。近年在与多家国际权威教育机构联合研究中,基于数十年的儿童启蒙教育研究发现,艺术创作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开放性思维,他们所运用到的艺术技巧,如类推、玩耍、直觉和想象力等,有助于其在今后解决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Touchbox小创客一上线便吸引了超过30万家长的关注,艺术启蒙教育受到众多爱艺术爱手工的家庭的欢迎。
2016年,Touchbox小创客的艺术启蒙教育课程上线,短时间内迅速引发30万追求高品质教育的家庭的关注。Touchbox小创客独特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更获得了中国儿童教育界泰斗级人物杨景芝教授的极高评价,并受到包括辣妈帮内容中心副总裁朱正欧、妈咪宝贝传媒主编张艳、青豆书坊创始人王媛、蒲公英图书馆总编辑颜小鹂等行业大咖的盛赞。
Touchbox小创客将美国、日本、台湾的儿童艺术教育成果与国际艺术大师的创作灵感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启蒙教育新模式,开创了儿童艺术启蒙教育的先河。充分利用互联网,易于分享和便捷的特性,结合家庭的亲子互动,将融汇中外艺术大师精髓的课程推向每个家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大师级的艺术启蒙教育。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儿童艺术启蒙教育已经得到众多关注孩子美学素养及心灵成长的家长们的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之后的未来,艺术会像呼吸一样融入亲子生活之中,在全国数千万家庭中扎根发芽。亲子间的陪伴、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动手能力的培养、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父母给孩子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