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鱼米之乡”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传承了超过200年的米酒酿酒技艺与文化。在这里,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下称“九江酒厂”)旗下品牌(“远航九江”)传承古法酿造技艺,并结合现代自动化生产工艺和品质管理体系,确保了九江双蒸酒的品质始终如一,成为当之无愧的200年粤酒担当。
对传统和品质的坚守让这家企业屡获殊荣。近日,远航九江荣获南海区政府质量奖,九江酒厂荣获“连续20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为其谋划新的起点更添新动力。
200年古法传承 良心酿造好品质
南海九江,西江河畔。走进九江酒厂厂区,弥漫的酒香透出传承200年的悠久韵味。厂区内部,一坛坛沿用了“秘传曲种、两次蒸馏、陶缸老熟”的古法技艺的米酒,正在古老的陶罐中酝酿香气;另一边,无人立体仓库、自动化制曲机、无人恒温陈酿罐有序运行,整洁高效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改变着人们对于传统酿酒工艺的认知。
如此酿制出来的就是九江双蒸。其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迄今已有200年历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海内外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九江双蒸”的美誉。依托九江双蒸,九江酒厂也成为我国米酒生产、出口量位居前列的白酒企业之一,连续4年蝉联华樽杯中国米酒品牌价值榜、广东白酒品牌价值榜第一名,品牌价值达134.56亿元。
200年始终香飘四海,九江酒厂持续获得市场认可有何秘诀?无疑,这不仅需要悠久的岁月沉淀,更需要始终如一的品质坚守,并成为广东白酒少有获得香港Q唛认证的产品。
不久前,这家企业再获殊荣:为全面提升南海区质量水平,引导和激励南海区内组织采用和实施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促进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佛山市南海区政府设立了最高质量荣誉奖——政府质量奖。2020年12月,远航酒业荣获南海区政府质量奖组织奖和南海区政府一线班组奖。
获得这两项殊荣并非易事。作为权威性质量评选,企业获奖需要满足近3年在国家、省、市或区级质量监督抽查中无不合格记录,最近3年无消费者重大投诉,建设工程零质量事故,出口产品近三年未因质量问题被国外有效通报或索赔等“门槛”。因此,南海区最高质量荣誉奖的获得,是远航酒业具含金量的认证之一。
品质离不开不懈的努力。在九江酒厂,九江双蒸酒沿用微生物含量可控性更高的传统小酒曲,结合低温发酵工艺,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保持风味醇美,又保证健康;基础酒通过减压蒸馏的釜式精馏工艺,大幅度减少了杂味物质,进一步奠定了健康米酒的基础。
同时,九江酒厂从2014年开始借鉴吸收洋酒和红酒的评价体系,形成一套米制酒量化标准,提升产品的口感稳定性,并投入诸多现代自动化生产设备,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稳定性。去年7月,远航酒业与季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利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原子力扫描电镜等现代科技提高酒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
“对品质的追求、对产品的专注,是刻在企业基因里面的。”远航酒业集团董事长关正生说。
米酒步入新时代 诚信护航粤酒担当
古法的传承和现代工艺的结合,让九江双蒸酒体纯净绵甜,花果香沁人心脾,具有低负担饮用体验,这正与“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的粤菜存在颇多共性。
在老广东心目中,吃粤菜、喝粤酒才是真正的广东生活,而粤酒的主要代表就是米制酒。近年来,随着南粤经济的快速发展,天南地北的新广东人不断涌入,粤酒正越来越备受消费者重视和期待。
抢抓发展机遇,九江酒厂提出打造中国米制酒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创新产品品类,向中高端消费群体要增量,实现品牌价值再次提升。近年来,九江酒厂先后推出九江精米30、精米30+、九江双蒸大师小作等中高端产品,一改广东米酒吨酒价格低、品牌附加值不高现状,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但在新的时代下,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让粤酒进一步发扬光大,就必须结合最新市场趋势和消费需求。
带着对最新潮流的响应,2013年初,经南海区人民政府授权,九江酒厂开始申请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5月,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九江双蒸酒》获批发布,当年8月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陆续使用在九江双蒸系列产品上。
结合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九江双蒸酒还给米酒贴上了防伪标签——消费者购买九江双蒸酒后,开盖扫一扫瓶盖上的二维码,即可直接进入“九江双蒸”微信公众号;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后,页面立刻弹出“该产品防伪码是否为首次扫码的信息”,短短几秒内为消费者辨别产品真伪。
诸多努力让九江酒厂得到了权威认可。今年6月1日,九江酒厂连续二十年(2001年度至2020年度)获得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证书。
如今,站在200年的新起点上,九江酒厂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中国白酒工艺大师、九江双蒸非遗酿制工艺传承人何松贵透露,企业计划到2025年营收达到25亿,并持续推出包括领粤1821系列在内的更高端的品类,将广东米酒推向新高度。
而关正生更是直言,九江酒厂未来将在硬件部分不断扩大投入,保障产品质提升、档次不断拉升。“一个企业能够长盛不衰造就百年基业,传承是很关键的,同时,应对时代变化要能创新。”关正生说。(文章转载南方+)
(责任编辑:ming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