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焦点新闻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经济新闻 >

大数医达缪苗:军事医疗智能化水平是中国新基建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时间: 2020-06-28 15:00 作者:mingchao 来源:未知 点击:

  2020年5月22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 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并于6月,由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打造产业的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名词首次作为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被广泛关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采访了国内医疗人工智能领航企业,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缪苗。

  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人工智能救死扶伤(AI SAVE LIVES)为企业愿景。专注于把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从海量病历中,挖掘临床经验,克隆医生大脑;目前大数医达已经处理了约 8 亿份真实病历,并且以这些病历为训练数据,训练了多种医学模型,覆盖了约 400 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缪苗,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现任上海复星智健科技运营副总裁,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分管战略规划和商务运营等工作。先后在HP、IBM、GE等世界500强企业负责大中华区以及亚太区市场拓展,商务运营,战略规划等工作。在市场分析、商机管理、策略制定、大项目推进、风险管控等多项工作中取得重大成果,2018年就职于有着“人工智能四小龙”之称的依图科技,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各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客户需求和高科技相结合的实践和价值有较深入的理解和前瞻。

  ​

  Q1. 缪总好,首先感谢在特殊时期接受我们的专访。

  众所周知,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什么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的当下积极推动和提倡新基建呢?

  A1.你好。我的解读是,新基建最大的意义在于“拉动”两个字。无论是经济、就业还是人民信心此时都需要一股强大的牵引力。而新基础能够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的空间,而且是体量巨大的经济空间。纵观经济发展历史,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往往是开拓新的经济空间的动力来源。

  1760年,以蒸汽机和铁路为核心技术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纺织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进而扩散到化工、建筑、冶金、机械等其它行业。让英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直到1870年,电气化技术,即发电-输电-用电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霸主地位让英国转交给了美国。因为深知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美国持续重金投资高科技。为了保持霸主地位二战后,又发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即智能化,生产智能-输送智能-使用智能。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了中国参与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中国前几年的基建我认为就做得很全面,电脑、互联网、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各个要素都齐备,所以很有机会在智能化工业革命中引领潮流。

  Q2.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基建,影响了哪些行业,尤其是对医疗行业有什么促进作用呢?

  A2.你的问题很好。智能化确实已经对诸多行业进行升级改造,其强度和规模不逊于任何一次工业革命经历过的升级和改造。如电商颠覆了零售业,同时引爆了线下快递外卖、打车的繁荣。

  说到对医疗行业,新基建造成的影响更为深远。中国医疗行业的痛点十分显著。第一,好医生人数少,第二,好医生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地理分布极不均匀;而推动新基建恰好与医疗行业需解决的痛点不谋而合。

  医疗行业的智能化新基建,体现在把一线城市三甲医院作为医疗智能的生产基地,把互联网医院作为医疗智能化的输送管道,而各地各级医院、诊所、药店则成为了医疗智能的应用场所。譬如说,疫情期间,患者人数众多,分布极广,远远超过医护工作正常负荷。如果2020年春节前,医疗智能化新基建就绪,中国常态化抗疫将更加从容。

  Q3. 说到抗疫,最近部分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对医疗智能化新基建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影响呢?

  A3. 目前正处于全球大流行的阶段,疫情会反弹是必然的。回想之前的SARS再到今天的新冠,说明病毒来源广泛,防不胜防,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来或许还有人为制造的病毒 另一方面,病毒传播的途径也防不胜防,谁能想到冰冻海鲜也能传播病毒呢?防控将成为社会常态化,不只是对医疗系统能力的考验,甚至要站在国防高度,完善疫情防控的基础建设,一旦疫情爆发,社会要能够紧急动员,医护人员和部队要能够紧急集结。

  Q4. 从这次新冠抗疫来说,人民子弟兵确实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如果今后病毒防控将成为常态化,甚至国防化,医疗智能化新基建又将发挥什么作用?

  A4. 常态化刚刚已经解释过,国防化的重要性我想重点讲下。大数医达最近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拿人数最多的陆军来说,医疗智能化新基建可从时间、地点和伤害类别这三个维度对部队战斗力赋能,且研究方向可以分得很细。

  时间维度上,可以细化为战前教学、战场急救、后方救治、事后康复;

  地点场景上,可从中国陆军常见作战场地展开,例如:山地、丛林、高原、沼泽、平原等;

  伤害类别上,可从骨伤、创伤、烧伤等军事常见外伤、细菌战病毒战中毒、核战核辐射等方向入手。

  Q5. 陆战医疗智能化新基建,有哪些具体困难需要解决?

  A5. 我仍然从痛点入手分析,找到痛点找到问题,我认为是成功的一半了。我总结了7 个方面的痛点;

  1、在战地通信方面,由于战场环境恶劣,可能存在爆破及信号干扰等问题,导致战地通信信号经常不连续,诊疗数据传输可能存在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的情况。

  2、由于信息不连续,战场救援和后方治疗康复协作程度有限,诊疗数据完整性有待提高,信息系统各自为政,数据“烟囱”情况明显,互联互通程度较低,数据利用率待提升。

  3、目前,战地医护人员临床治疗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存在医护人员主观误判错判、耽误治疗的现象,严重时可危及伤者生命安全。

  4、在外伤救治体系中,各类伤病诊断标准待完善,不同疾病救援治疗路径需进一步优化。战地救治是争分夺秒的关键节点,只有在有效时间内得到确定性诊断治疗后,伤员生命才可能得到挽救。

  5、陆军战场经常面临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受到大型医疗器械体积过大,质量过重,运输困难的制约,战场时常出现大型医疗设备缺乏的情况。

  6、在应急指挥方面,军民融合的全员应急指挥能力仍有改善空间。

  7、在经济负担方面,由于战事、灾害、训练上而带来的大量的外伤患者治疗及康复成本高,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医疗康复经济负担。

  Q6. 您刚才说了陆战医疗智能化的 7 个痛点,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解决方案?

  A6.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一套需要政府、部队、智能新基建企业一起完成的。内容很具体,我只在这里大概讲下方向。

  1、在战地通信方面,为了解决通信信号不稳定问题,打算使用 Mesh Networking 技术,研发接力棒大小的微基站,在战场上抛撒微基站,各个微基站自动寻找相邻微基站,然后自动组网;

  2、解决数据“烟囱”问题,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国家军队医疗大数据平台和专科疾病数据库来得以实现。

  3、提高战地医生水平问题,可运用AR/VR技术,构建人体3D图像,用于外伤专项救治临床教学。

  4、诊断的标准化可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制标准化诊疗路径。以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助力诊疗工作。

  5、针对大型医疗器械过大过重,可设计可组装、可拆卸、便携式医疗设备和仪器,也是战场救治工作的发展趋势。

  6、解决部队医院与后期地方康复医院协作效率问题,可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

  7、借力5G通信、AR/VR、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改善战地外伤诊疗与康复体系,可实现人均诊疗及康复费用5-10%幅度下降。

  希望智能新基建能让中国真正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让中国面对无论是突入起来的疫情还是国防压力,都能够从容不破的应对。

(责任编辑:mingchao)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主办:中国焦点新闻网 联系QQ 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
Copyright©2013 www.zgjdnew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焦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