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焦点新闻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产业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座谈会在京主办

时间: 2020-04-14 12:55 作者:admin 来源:头条日报 点击:

  头条日报7月8日消息,为学习习近平关于“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社会科学的资源”等有关论述,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的“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等要求,2019年7月6日上午,华夏文化促进会、中国实学研究会在京联合主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座谈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座谈会在京主办

  座谈会由华夏文化促进会驻会主席、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四观书院院长廖彬宇主持。他以《易经》为例,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诸多相通相融之处。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和唯物论,与中华文化信仰的天道(规律)唯物论、道器合一唯物主义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太和之境、培养圣贤人格高度一致。

  廖彬宇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讲话要点主要如下:

  1、中华民族几千年永恒不变的信仰是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规律;

  2、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四观两论”,中华文化也包含了“四观两论”。中华文化是人本主义,即无神论;中华文化重视规律,即唯物论;

  3、共产主义劳动观认为一部分觉悟的人起来带头做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人觉悟,共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华文化则认为这就是儒家讲的“己达达人”;

  4、马克思讲共产主义社会有必然实现的内在逻辑支撑;中华文化则认为凡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所谓“事在人为”,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什么样的人充满于整个社会,这个社会就接近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所以当孔子、范仲淹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就越来越接近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孔子、范仲淹这样的人是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同时物质文明也高度发达、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

  5、中华文化讲“和谐”的三重境界为保和、中和、太和,分别对应了马克思所揭示的三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太和是和谐的最高境界,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

  6、中华文化给中华民族提出来的整体追求是实现太和社会。要实现这样的社会依赖于人和培养圣贤之人,所以从汉代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共产党人。所以共产党员应是新时代的君子,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则是儒家所标榜的圣贤;

  7、中华文化既为中华民族的整体追求设定了目标,同时也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方法。中华文化既有本体论,又有方法论,既有认识论,又有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契合。

  8、中华文化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追求是实现太和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只要这个目标一天没有实现,我们就会不断汲取前面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朝着太和社会的方向前进,由此形成了道统。中华文化就是实现太和社会的文化。所以中国历史上亡了无数次国,文化也从未消亡中断过;

  9、黑格尔没有看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永恒而伟大的历史观,这个伟大的历史追求就是要实现太和社会也即共产主义社会。于是黑格尔错误地认为中国没有历史只有循环。而马克思主义帮我们跳出了历史周期律,跳出了历史的循环。唯有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太和社会才能必将实现。所以2017年元旦的两办文件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十九大报告提出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10、中华文化强调以道制器。因而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以道制器”就是道高于器,片面看待道器关系,由此重道轻器,形成了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纸上谈兵、“闲来无事论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历史现象,殊不知中华文化既强调以道制器,又强调器以载道。道器合一就是唯物主义。片面偏重于道和片面偏重于器,都是唯心主义。以道制器和器以载道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理论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理论是道,实践是器。所以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先驱领袖毛泽东等人捡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帮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

  中国实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指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汇通的,一定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可汇通的,是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客观地看待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心平气和地进行研讨,不要彼此扣帽子或进行恶意攻击;求同存异,努力发掘一致性,深入探讨两者结合的深层逻辑依据。两大体系都需要自我创新,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的优秀传统文化。

  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申万胜少将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大课题,要从我们国家的大局来研究。中国现代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够把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和贯通起来,才最终走向了胜利。要从理论上搞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关系,同时不脱离世界大势,并与中国现实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座谈会在京主办

  总装备部装备学院原副政委孙南京少将指出,习近平反复强调要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太重要了。要静下心来,带头学一些经典,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哺育我们干部的成长。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知行合一,实现自我超越。

  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防大学朱康有教授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和“融通”是必然趋势。党的十九大有关文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储粮总公司培训部杨建国主任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华文化产生了“化学反应”,正是基于中华文化的包容、开放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吻合一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结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硕果。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任宝菊教授认为,要让我们的青少年真正在意识形态的层面认同并传承传统文化,除了经典的教育、诗文的传播外,还应通过正确的历史观(现行历史教材有缺陷,需跟上新时代要求)获得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进而才能够真正地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王伟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迅速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一定和我们几千年绵延的传统文化有契合之处。比如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价值观、方法论就和《周易》的哲学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

  北京交通大学孔德立教授指出,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打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学术界、理论界专家却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从高校思政教育来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家学者要尽快转变观念,深入学习总书记有关弘扬传统文化的论述,切实提高这方面的素养,才能更好地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汇通起来。

  北京电影学院叶远厚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讲“道通为一”,不管是西方思想还是东方思想,在追求人类美好生活等方面都有共通性。马克思主义讲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人类共通的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相关。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乃至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无论是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还是从理想人格的完善来看,都是可以的。

  北京邮电大学邓相军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却在中国发扬光大,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典范。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

  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工业大学吴宝晶教授指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要相辅相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统文化要以正确的、合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编审储峰指出,总书记既重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各个方面都蕴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典范。

  北京大学杨柳新副教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是在实践和理论的辩证互动过程当中展开的。既要注重从理论性层面入手去理解二者的契合,也不能忽视了二者之间本有的实践性融通。根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德性文明”是和马克思主义融通的题中应有之义,代表着当代中国和世界生动的创造性实践方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材处处长卓翔指出,这个主题研究得还不够,空白还很多。传统文化跟马克思主义融合的实践在中国走到了前面,理论研究应跟得上。要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做好“融通”和“结合”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勤勤研究员指出,习近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很好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这对于实现当今世界的包容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国防大学王玉周研究员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最重要的是找到切换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地定位并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才能真正地把二者结合好。

  知识产权出版社编辑赵军认为,从中国文化史角度看,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两个:中国佛教的进入、马克思主义的进入。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对传统的原意应进行重新诠释,正本清源,以适应当代文化,形成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新形态,走出当下西方学术框架。

  中央民族大学尹志华副教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滋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回顾历史上佛教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完全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可能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清华大学世界本原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徐治道认为,从近现代史来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在其深层精神上是相融通的,两者有着相通的思想精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发展到一种新境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璐瑤博士指出,要借鉴传统书院的教育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等人早期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取古代书院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建立一种新制,为我们讲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会议期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朱康有著,重庆出版社2019年4月版)首发。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宪江、秦琥介绍了该书出版过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李南征少将,《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饶洪桥少将,四观书院院长学术助理张子详、副秘书长白传豪,《中国经济导报》资深记者王克强,《人民政协报》编辑张丽及特邀嘉宾崔墨南、叶素娟等共计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更多精彩请关注本网站,头条新闻快报-头条网_头条日报,好头条新闻中心-知天下事!头条网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头条日报、头条、黄金、黄金头条的头条网、头条日报,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新型服务,是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成长最快的头条新闻产品服务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把佛学装进APP里” 在很多人心中,佛教是古老、传统、神圣的深山老林的寺庙里,僧人们与世隔绝,潜心禅修…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主办:中国焦点新闻网 联系QQ 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
Copyright©2013 www.zgjdnew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焦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