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婧童
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停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出现:某人大额财产被无缘无故的转移、某人的身份信息被盗用,导致自己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被执行人”......这些问题的频繁出现都是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不及时所造成的,这些问题也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加剧。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由此所导致的信息安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最为常见的安全隐患则是以下几种手段的安全信息的泄露:
部分运营商在管理疏漏的情况下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当造成的泄露;用户在进行第三方沟通时,消息被窃听者偷取,这一种盗取方式一般以群体为主,会出现的几率极小;用户在浏览部分网站的时候,造成个人信息的流失。不法分子监护盗取用户个人信息,从事非法活动。
就目前来说,国内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上,主要利用法律途径来实现、通过相关法律条例的制定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并实施以后,要求企业处理个人信息必须具有合法性基础,其中最常见的合法性基础就是用户的授权同意,而其他的一些法定的合法性基础包括履行合同所必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所必等,然而面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实施之后所出现的企业与个人信息的隐私缺失,目前十分需要法律从业者去关注这两方面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保护法”出台以后,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忽视个人信息来源的合法性。任何一个数据源不合法,后续处理技术再完善也无法完全避免合规风险。数据源一旦受到污染,就会随着处理的流程,一直持续影响至结果的输出。总体而言,无论采取何种技术处理个人信息,都需要关注数据源的合规性。在这一方面,一直提倡用先进的数字化去支撑律所业务的朱凯律师带领团队制定出一套隐私条款的快速更新措施,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去修正此项业务,从而保证了企业业务的正常进行。
朱凯律师极其团队制定的这套隐私更新这套措施,建立在自我问卷和引导修正的基础上,使得客户通过回答自我问卷就能评估当前隐私条款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之间是否相符,并且同时给与客户相应的提示,帮助他们自行修订隐私条款的相关内容,使之符合法律的规定。朱凯律师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的隐私条款推广实施以后,在业界形成了良好口碑,继而成为了大量企业客户首选的隐私条款更新手段。在此以后,朱凯律师的团队也会及时根据最新的规则变化不断地更新问卷和引导,而有需求的客户也可以持续不断地快速更新自己的隐私条款。
对于个人来说,这套隐私修正条款也同样起到保护作用。随着大数据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用大数据分析和评估消费者的个人特征用于商业营销,最典型的就是社会反映突出的“大数据杀熟”。对此,《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这也就意味着“保护法”在规范了企业的规则与行为之后,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更加严格,朱凯律师的这套隐私更新保护措施实际上是一种法律意义下严格的指导措施,对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按照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指定负责人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督。
朱凯律师为企业制定的这套随法律法规出台随时完善、优化的隐私修正条款,规范了企业的行为,为确保个人信息授权的合法性,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自身的隐私政策或者采用其他授权文本,以满足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可通过采取明确个人信息保护责任的部门和人员,与从事个人信息处理岗位上的相关人员签署保密协议进行监督,定期开展个人信息安全评估等措施,做到对个人信息的合理收集和使用。当然个人消费者如发现自身或有关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使用时也应当积极主动维权,目的是在大数据时代,用专业的法律认知充分保证企业与个人的隐私合法权益。(作者:婧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