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焦点新闻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英德:“十百亿”产业助力实现“百千万工程”

时间: 2024-07-19 01:28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近年来,英德市紧紧抓住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加快构建“2+2+N”十百亿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两大百亿产业和清远鸡、丝苗米两个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蚕桑、蔬菜、甘蔗、肉鸽、水产养殖等“N”个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镇村,推动英德市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2023年,英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3亿元,增长8.6%,增速连续两年居清远各县(市、区)前列。今年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13.2%。

以工业化思维推动产业发展 助力实现“百千万工程”

时下正是麻竹笋上市旺季,英德市西牛、水边、大洞、浛洸、九龙等地,连绵起伏的山坡地翠竹青青,如画卷一般壮美,走近竹林,但见三五群众满怀喜悦的心情,或砍笋,或剥笋,或肩扛背搭鲜笋下山,欢笑声不时从竹林里传出。

英德市是“中国麻竹笋之乡”和“中国红茶之乡”,其中麻竹种植面积近86万亩,茶园面积超18万亩,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特别麻竹笋发展,原来只有60万亩,去年以来,英德市乘着清远市把麻竹笋纳入五大百亿产业和绿美生态建设的东风,以“竹”绿美,广泛发动群众发展种植麻竹,不到两年时间扩种面积超过20万亩。

图为英德茶园航拍

如何实现产业产值最大化,助力实现“百千万工程”?英德市委主要领导认为,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要在此基础上提升产值,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克服思维盲区,跳出农产品看农产品,以工业化思维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图为英德西牛镇的笋农在收笋

为此,近年来英德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原则,加快打造“2+2+N”十百亿农业产业体系。“2+2+N”十百亿农业产业即: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两大百亿产业,清远鸡、丝苗米两个特色农业产业,以及蚕桑、水产、甘蔗、豆腐、家禽、水果等N个产业。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2家,清远市级示范社61家,县级示范社49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清远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3家,县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7家,清远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3家,英德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97家。

“这个竹粉勺子,别看它个头小,可是大有乾坤,科技感满满。”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落户该市西牛镇金竹村的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竹类新材料研发及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

图为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竹制品

生产车间内,散发着淡淡的竹的清香。该企业通过回收笋农以往废弃的老麻竹笋筒、笋壳、竹子,转变为以可再生竹纤维为主的专利配方全降解复合材料,生产餐盒、刀叉勺等一次性竹粉全降解餐具,远销欧盟国家、东南亚、印尼等地。目前,已有3条生产线正式投产。

图为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竹制品

近年来,英德市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引导企业引进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想方设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的“以竹代塑”产业,正是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的“代表作”。

目前,英德市已引进了麻竹笋、茶叶、肉类等加工产业经营主体超过324家。今年,麻竹笋产业综合产值可望实现百亿元目标,英德红茶综合产值预计可达90亿元。

以镇村为主战场,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肉鸽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也是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随着内地和香港市场需求量大增,肉鸽产业已成为英德市重点打造的“十百亿产业”之一。统计显示,目前英德市有肉鸽规模养殖企业40多家。2023年底,种鸽存栏189万对,肉鸽出栏2618万羽,产值达3.9亿元。清远市占全广东省肉鸽养殖规模比重达20%,英德肉鸽则占清远市肉鸽养殖规模的60%以上。

图为英德市英城街道天顺鸽业养殖基地一角

该市英城街道办大力发展养殖白鸽产业,是“养鸽大户”,成立了天顺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38栋鸽舍,占地面积100亩地,存栏种鸽12万对,年出售商品乳鸽约220万只,产值2300万元。

图为工人在喂鸽

“开展优质肉鸽养殖具有疫病风险低、土地利用率高、粪污排放少、生产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已成为我市养殖业发展的新亮点。”英德市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如何实现“百千万工程”目标,英德市各地立足实际,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把培育强镇兴村富民产业作为主要抓手,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思路发展乡村产业。目前,成功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7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形成了北江观光、峰林旅游、乡村民宿、蚕桑、英石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并启动了西牛镇麻竹笋、九龙镇豆制品、石灰铺镇丝苗米、水边镇禾笋等镇域农业产业园的探索。西牛镇小湾村委会塘面村通过整合每家每户细碎的水田,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发展麻竹笋、韭菜等乡村特色产业;2022年,塘面村集体收入从2017年不到2万元增长到4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4600元。石灰铺镇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英德红茶、麻竹笋、丝苗米、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建成5000亩的丝苗米基地,引种马铃薯连片500亩获得成功,总产量达1250吨。大站镇樟滩村委会洞尾村依托丰富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茶经济,引进英德市茶海农业有限公司打造占地400多亩的茶园种植示范基地,累计辐射带动30户村民就业,带动村民种植茶叶面积达100亩以上,带动村民就业20人,村民年收入3.3万元。横石塘镇龙华村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到村发展50亩葡萄采摘项目,带动就业人数超30人,2023年,葡萄园项目带动村民获得就业收入共计40多万元。

      石灰铺镇结合实际连片试种马铃薯500亩获得成功

英德市是“中国蚕桑之乡”,种桑养蚕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英德再度掀起种桑热潮,蚕桑产业也成为了一支助力“百千万工程”加速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目前,全市桑叶种植面积超4万亩。

图为英德石牯塘的桑农在采摘桑叶

“桑叶的产业链条很长,除了可以做菜、养蚕之外,还可以做成桑芽茶、桑叶护肤品等等......”链嘉乡(广东)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雪艳介绍道。

图为李雪艳向她的粉丝亮相公司产生的桑叶护肤品

位于英德市石牯塘镇的链嘉乡(广东)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主要开发桑叶系列食品,打造蚕桑特色研学基地。目前,该公司创办的桑叶菜品牌先后获得“广东省一村一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创青春大赛“青农优品”等称号,畅销全国各地。2023年,仅桑叶菜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00万元。同时,该公司还辐射带动了石牯塘镇桑树种植面积超过1.3万亩,产值破亿元,成功带动1100多户桑农在家门口就业。

图为村民在加工桑芽菜

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2023年11月,在广东省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公布了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英德市英红镇以及连江口镇连樟村、西牛镇小湾村、九龙镇河头村、横石塘镇龙华村、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大站镇樟滩村、黄花镇三山村、英红镇锦田村、东华镇双寨村、横石水镇江古山村、浛洸镇鱼咀村、黎溪镇湖溪村、望埠镇同心村共13个村被列入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

强化要素保障,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

“轰隆隆隆”,一辆旋耕机在英德市东华镇东升村的田埂上穿梭,一亩田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旋耕。田间机耕路上,农户们在一起闲聊,看着农机手三下五除二帮他们把地耕好了。

图为农机手杨寿锦在整地

正在操作的农机手是杨寿锦,1997年出生的他,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对三农工作的热爱和对农机操作知识的刻苦钻研,使他很快便掌握了各种农机的操作。2023年广东省夏收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中,杨寿锦一举夺得全省第一名,并被授予“2023年广东省夏收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机收减损之星”称号。

目前,杨寿锦所在的东华兴民农机合作社能为英德市20多个乡镇提供机械化服务,服务农户3000多户,年服务面积达5万多亩,其中水稻种植服务面积3.6万多亩。为农户提供全托管服务,不仅降低农户生产成本,还有效提高了种植效率,这极大的鼓舞农粮大户种植积极性。

图为杨寿锦利用农业机械帮当地群众收割水稻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很多都在外面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耕作效率。”英德市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英德市持续发力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丘陵山地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补齐烘干设施短板。不断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培训和指导,持续建设农机化服务人才队伍,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机化服务。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夏收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中,来自我市的两位选手刘建平、吴华旺凭借着精湛的操作技能和卓越的机收减损能力突出重围,分别斩获大比武一等奖和三等奖。

此外,英德市在资金、土地、人才、电商等要素保障方面也是“多管齐下”。

图为产业人才培训活动

在资金保障方面,英德市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的倾斜力度,2023年,仅英德市农业农村局就统筹了涉农资金4.83亿元用于“三农”工作,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乡村产业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英德市在扶持部分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的时候,会引导企业按一定比例配套项目建设资金。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单纯由政府投入的局面,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以“小投入”撬动“大产业”。同时,英德市政府部门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推出了“红茶贷”“金竹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仅今年上半年,就发放了英德红茶和西牛麻竹笋产业贷款935笔,合计超2.97亿元。

在土地保障方面,坚持县镇村“三级发力”,积极组织企业申请乡村振兴用地指标。2023年,共解决了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用地需求444.17亩。英德市还在英红镇和西牛镇分别规划了农产品加工园区,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集中用地空间,补齐英德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的短板。

图为英德九龙活石水村航拍

在人才保障方面,英德市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统筹用好村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干部、优秀乡贤等人才资源,建立了乡村振兴“四员”制度,发动乡村振兴金融员99人、乡村振兴新闻员305人、乡村振兴廉政监督员521人、乡村振兴乡贤员458人加入我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图为英德市西牛镇小湾村新城村

英德表示,接下来将更加珍惜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全力以赴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主办:焦点视野
Copyright©2013 www.zgjdnew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焦点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