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文博行业”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国家博物馆、国际博协、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对文博行业的影响,思考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博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道。会议由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主持。
教育部原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发言中表示,“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可通过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为文博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应紧抓时代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立足创新发展战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知识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社会进步、传承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指出,“文博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有辩证、系统思维,以内容为王,尊重历史遗产,把握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的特性,深入挖掘、精心策划、创新表达,让历史遗产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博物馆的运营模式更应创新发展。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马敏建议,未来博物馆可在数字标签开发、内容陈列创新、增强现实技术运用、用户画像精细化运营等方面深入探索,并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引入更多新技术,推动文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认真学习并实践新质生产力相关思想,在博物馆的数字保护与修复、智慧博物馆建设、沉浸式展陈体验、AIGC技术内容创作、直播运营等方面均开展了实质性的工作。与此同时,在“直隶总督成为定制”300周年之际,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与中国教育在线还共同发起了全国300所高校的AIGC微剧本大赛,希望通过大赛,不仅能够挖掘和培养一批有才华的青年创作者,还能够推动文博行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开启文博行业新质发展的新篇章”,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马力在会上分享了该馆的探索与实践。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文博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人们对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独特魅力的折服。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数字化和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文博行业的重要趋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