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焦点新闻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书画收藏 >

书写青春记忆 献礼无憾人生 ——访问中原书法名家侯发智

时间: 2020-12-25 11:14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窗外,冰花盈动,飘舞的是今冬中原的第一场雪,而室内暖炉旁,侯发智在书案上挥毫泼墨写下“砥砺奋进,继往开来”,不经意间,透过镜片的余光,我看到他的眼角里满是泪花。

作为1974年入党的一名老共产党员,毛主席语录里那一句“为人民服务”早已深深镌刻在他的灵魂深处。2020年12月1日,侯发智在自己的画室里,接受我们的采访,书写青春记忆,用自己的书写方式,献礼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1945年,侯发智出生在新郑市龙湖镇,是典型的“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一代人的代表,在日新月异的建设大潮中长大,耳濡目染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勤奋好学的他,在父母的支持下,坚持完成了初中教育。之后1962年起,他先后到当地小学、高小、联中任教,1974年,在入党介绍人杨集生、侯福录的见证下,他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果说教师行业是他工作后踏出的第一步的话,三年后他就转到第二步,被领导借调到工业部门搞起了煤炭、化工等经济项目,兢兢业业又是7年过去,他到了新郑市豫剧团搞起了字幕工作,进而迎来人生的第一巅峰:1986年,河南省最有名的郑州东方红剧院,当第100场《青蛇传》上映时,新郑豫剧团创造了一个戏曲行业的百场满座不朽神话,享誉全国,而侯发智担当的彩色戏曲字幕工作,是他第一个为之自豪的人生标签。

人生总有大起大落,1993年,他回到新郑市龙湖镇,独自撑起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文化站,服务全镇28个村庄的文化建设,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熟练的书画技能,打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乡村文化典型。

2000年,由于基层组织建设需要,55岁的他,回到出生地侯庄村,当起村里的党支部书记,继而在为民服务站工作20年,为百姓踏实服务,成了永不离岗的的“老支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的荣誉证书就在他的书架上,绽放着光芒。

侯发智懂得感恩,他感恩生活和成长里的每一个人,把他们深深的记在心底。“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侯发智已经没有了年少时的轻狂,但仍有少年的激情,他让自己必须牢记,幼年时,张泽云、李合祥、邱学凡三名师长的教导之情,青年时杨集生、乔金木的同事之谊,书法修行的领路人郑介学、唐玉润、陈天然的知遇之恩,一如“沐”字作品,如沐春风意,感怀先师恩。

当我问到侯老温和谦逊的性格是否来自于遗传时,他笑了:“父亲以前在公社大食堂是管火的,不但待人和善,而且公平公正、清明廉洁,“认真做人”是他对子女一贯的要求。”当年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他也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两儿一女,以及孙辈,大家庭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奋进,耕读传承。不仅儿子,孙子和孙女也都入了党,他们家现在是三代党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面对当今浮躁的书画艺术界,侯发智有话要说,一是心态上“别太爱钱”,要舍得钱,才能留下艺,是为德艺双馨;二是学习上,一定遵循规律,从入贴到出贴,不可或缺,要练,但不死练,懂得创新,才能艺无止境;三是持之以恒,把“弘毅”送给那些不愿坚持的后来者。侯老的书法作品,植根于传统,发扬于随心,收发自如,行草兼备,自成一体,虽有小成,但仍自谦,称自己为书法爱好者。

75岁的侯发智,健康快乐,虽然在自家的院里,还耕作着一块小菜地,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疫情过去,他说要去趟北京,体会北方传统的美,再去看看南方韶山的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在书法的海洋里寻找快乐的跟随,一直在前行。

采访即将结束,他书桌前一副“宠辱不惊”让我沉思。这是他的座右铭,同样也是最好的人生写实,菜根谭中“故君子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也许更能描述表达他此时的心境,当他的戏曲、书法、文学作品传世,当他的故事随岁月飘远,美名自然也是传颂。

雪花飞舞待早春,唯有祝愿是真情!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主办:中国焦点新闻网 联系QQ 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
Copyright©2013 www.zgjdnew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焦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