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举行的第四届中澳经贸峰会暨首届海丝郑和论坛近日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澳中经济科技文化促进会、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以及麦考瑞怀德商会联合主办。
澳中经济科技文化促进会会长周大伟、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前贸易与投资部长Andrew Robb、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众议员Jerome Laxale MP以及近160位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我们看到,近年来随着中澳关系的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汉语纳入其外语课程。然而,如何有效地教授汉语,尤其是在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截然不同的英语国家,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挑战,为此我们采访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专家陆逸叶博士。
陆逸叶告诉我们,传统的汉语教学大纲通常基于中国本土的语言教育经验设计,强调汉语语法、拼音、汉字识别和基础口语等内容,然而,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效果并不理想。外国学生,尤其是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遇到从语音的不同到汉字的复杂性,再到语法结构的差异,都会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和挫败。
作为国际汉语教学的专家,陆逸叶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实施未能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本土文化背景及其已有的知识体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陆逸叶创新提出了“跨社会语言互动法”(Cross-Social-Linguistic Interaction, CSLI)这种创新的汉语学习方法。她主张,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并尊重学习者的母语体系和文化背景,通过“跨语言对比”来帮助学生在熟悉的语言基础上逐步构建对汉语的理解。也就是说,教的虽然是外语,但是教学大纲必须要做到本土化。
她向我们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陆逸叶曾经在西悉尼的一所中学教过中文,按照传统大纲,这些学生首先要学的事拼音和简单的汉字,但实际情况是在“日”“月”“山”等简单的象形字的学习上,学生都比较难以理解。于是陆逸叶另辟蹊径,首先通过讲述中国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将“日”字的形状与太阳的形象结合起来,然后又通过与英文单词“sun”对比,使学生对“日”字的含义和形状有了直观的理解。接着,她鼓励学生在纸上绘制出“日”和“sun”的形象,并进行标注和联想。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不仅轻松记住了“日”字的形状和含义,还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兴趣。
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陆逸叶的教学方法始终以人为本,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文化背景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复制汉语母语者的学习路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比学习和文化融入,学生不仅学会了汉语,还理解了中国的风俗、历史和思想。这一理念的实施,不仅显著提高了汉语教学的效果,也为跨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陆逸叶的推广和带动下,这种学习方法已经被更多的对外汉语老师所采用,为众多英语母语国家的汉语教育提供了宝贵参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桥梁的作用。陆逸叶博士的教学方法不仅促进了汉语的传播,更为中澳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在她的推动下,汉语不仅成为一种实用的语言工具,更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增进彼此理解的重要纽带。这种教学理念的深化,为未来汉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汉语纳入其教育体系,推动中文教育的标准化与多样化同步发展,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全球汉语教育才能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完善,为构建多元文化社会贡献力量。陆逸叶博士的创新实践,为这一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澳之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带来了更美好的前景。(记者:陶蕊)
(责任编辑:admin)